时间: 2025-03-31 21:38:03 | 作者: od体育在线登陆
1月9日,国网西宁供电公司宣布,青海省首个电缆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已在110千伏杨乐线的隧道内完成自主巡视任务。这标志着该公司在智能设备领域的重要进展,旨在提升电缆设施的巡检效率和准确性,并确保电力服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。
110千伏杨乐线米,作为西宁市城东区的重要电力输送通道,其供电范围涵盖千家万户。为了实时掌握高压电缆设备的运作时的状态,该公司于2024年1月启动了智能巡检机器人的研制项目。经过多方努力,这款智能巡检机器人终于在实践中正式“上岗”。
这款机器人包括车体、驱动电机、控制箱、红外激光雷达、360°全角度摄像头、温度和湿度探头等组件,可以依托隧道顶部的工字形轨道进行自动巡检。其核心功能涵盖了视频图像识别、红外热成像测温、环境和气体检测、音频采集与分析及双向语音对讲。运维人员可以通过该机器人实时监控电缆隧道内的设备状态,一经发现缺陷隐患,则可以迅速采取一定的措施,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。
张明帅,国网西宁供电公司电缆运检班班长,表示:“西宁市电缆总长149.48公里,人工巡检需两个半月才能完成,而智能巡检机器人只需一周。它不仅使工作效率极大的提升,也让检验测试的数据更精准。”这一效率提升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,还减少了可能的人为失误,进一步提升了电力运维的智能化水平。
国网西宁支公司表示,接下来将深化智能设备的应用,结合“智能巡检+人工巡检”形成“立体巡检+集中监控”的运维模式。这一模式将极大提升电力网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,确保人民群众在冬季和节日期间均能享受到持续而稳定的电力服务。
随着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应用,青海省电力巡检的未来显得愈加光明。这类机器人不仅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体现,更是对基础设施运行安全的有力保障。未来,机器人技术将可能在其他领域,如交通、环境监视测定等方面进一步应用,提升整体效能与回应速度。对于普通民众而言,采用这些智能化技术无疑是改善生活质量的一部分,逐步推动了电力行业向智能化、数字化的转型发展。
在大力推广智能设备的过程中,还需注意数据传输安全和设备维护等潜在问题,以确保有关技术的长期稳定运行。这样的智能化转型不仅能推动传统行业的革新,也能在社会各界营造出对先进科技的理解和接受。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成功上线,有望引领更多企业跟进,促进技术创新,加快现代化步伐。
解放周末!用AI写周报又被老板夸了!点击这里,一键生成周报总结,无脑直接抄 → →